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及其在近岸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2021/04/14

报告人:李培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邀请人:连琏

时间:2021年4月15日,周四,14:00-16:00

地点:闵行校区木兰楼B101会议室

腾讯会议ID:716 7774 6355  会议密码:120120

 

报告摘要:

获取高质量海洋观测数据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保障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防灾减灾等的重要基础。随着海底观测技术的发展, 海底有缆观测已成为地球观测的第三个平台。通过借鉴国内外海底观测网的成熟技术, 设计研发单节点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主要包含海底观测、电力信息传输和陆上人机交互信息管理等三个子系统, 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根据监测需求集成安装常用的各类海洋观测仪器和水下高清摄像头, 从而实现海洋环境和水下生物资源的原位、长期、连续、稳定的在线观测。研发的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构造简单、扩展性强、经济成本低, 已广泛应用于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辽东湾的冬季海冰、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的融合效应、河流入海口水质、海上溢油等不同领域的业务化监测中, 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支撑。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是业务化海洋在线观测技术领域里的创新研究,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

李培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担任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专家组首席专家,国家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的海底实时在线监测技术与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两芯电缆实现了海底观测设备的远距离供电和高速信息传输,发明了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填补了国内海底业务化在线监测技术空白,已成功应用于海洋牧场、珊瑚礁、石化区等不同领域,实现成果转化产值。研发了海洋环境应急预报系统,可实现指定区域精细化的海洋水动力环境,以及风暴潮、海啸、海冰等海洋灾害的预警报,进行海上溢油、危化品泄露、搜救等应急辅助决策,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十多家业务化海洋预警预报部门。有关中尺度涡对模态水生成和运移的影响机制系列研究成果获评2016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